您當前位置: 文件文獻
新時代教育強國建設的根本遵循與實踐路徑
2025-06-30 10:26:43

教育興則國家興,教育強則國家強。教育強國建設將教育置于民族復興的全局高度,以教育之強夯實國家富強之基。2024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立足中國實際、瞄準時代需要和國際形勢,科學闡釋了教育強國建設的基本目標、戰略任務和重大舉措。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提出2035年建成教育強國的戰略目標。2025年6月1日出版的《求是》雜志發表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文章《加快建設教育強國》,對教育強國建設的戰略目標、核心任務與實踐路徑作了系統闡釋。這一系列重要論述為新時代教育強國建設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實踐路徑。

教育強國建設的政治方向與價值坐標

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把準教育強國建設的政治方向。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是教育強國建設必須回答的根本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的教育必須把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為根本任務”。這一重要論述明確了我國教育的根本屬性。我們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確保教育領域始終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政策,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確保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強化意識形態陣地建設,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教育全過程。強化教育領域意識形態安全,防范化解教育領域風險,抵御各種錯誤思潮,努力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堅守人民立場,服務國家戰略需求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貫徹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教育發展觀,逐步縮小城鄉差距和區域差距,讓每個孩子享有優質教育資源,以教育公平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完善普惠性學前教育、均衡化義務教育、多樣化高中教育、高質量高等教育和終身教育體系,滿足人民對美好教育的多元需求。對接科技強國、人才強國戰略,優化學科布局,培養創新型、復合型、應用型人才。推動應用型人才培養、職業教育與產業需求緊密結合,增強教育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力。教育強國建設既要服務國家戰略需求,也要回應個體發展訴求。通過制度創新、技術賦能和社會協同,構建具有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教育生態,實現“教育賦能人的全面發展”的目標。

堅持全球視野,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中國教育智慧。教育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力量。面向未來,中國將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指引下,大力推進高水平教育對外開放,積極參與全球教育治理,推動教育減貧從“中國方案”向“全球行動”發展。近年來,中國國家智慧教育平臺向“全球南方”國家開放課程,通過數字教育縮小全球數字鴻溝,助力發展中國家人才培養,促進全球教育公平。

構建高質量教育體系的實踐路徑

打造人才自主培養新高地。教育強國建設是黨和國家基于歷史發展規律和國情作出的科學決策,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必然要求。建設教育強國,必須直面“為什么要建設教育強國,建設什么樣的教育強國,怎樣建設教育強國”這個時代命題。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協同推進是教育強國建設的重要動力。高校作為開展教育活動、科技研發和人才培養的重要載體,要不斷深化改革,建立與國家戰略需求對接的動態調整機制,優化學科專業設置。創新培養模式,形成“通專融合、跨界培養”的多學科交叉培養方案。推動評價體系改革,建立以創新價值為導向的評價標準。高校應通過良好的創新生態與政策形成合力,成為吸引人才的“引力場”,培育創新的“星鏈臺”,構建“全鏈條式”的創新生態,打造人才新高地。

增強教育科技創新策源功能。教育強國建設必須聚焦關鍵領域“從0到1”的原創性創新成果。發揮科研院所科教人才富集的優勢,“強化教育對科技和人才的支撐作用”,著力打通基礎研究、關鍵技術突破、成果轉化、產業運用這一完整創新鏈條,持續夯實科技創新策源能力底座。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精準覆蓋從創新研發到應用的全鏈條,推動產業智能化、高端化發展,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發揮高?萍既瞬艃瀯荩愿邩藴、嚴要求為教育強國、科技強國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強化開放合作辦學,構建高質量教育體系。構建高質量教育體系要以系統思維推進教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聚焦“公平、效能、創新、開放”四個維度。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深入推動教育對外開放,統籌“引進來”和“走出去”,不斷提升我國教育的國際影響力、競爭力和話語權。國際合作是構建高質量教育體系的關鍵驅動力,能夠促進教育資源優化配置、提升全球教育治理水平、增強創新競爭力,實現“輸入—融合—輸出”的動態循環。通過優秀人才的流通、教育資源的共享、教育理念的互鑒等多種形式優化教育供給,提升教育質量,增強中國教育的國際影響力以及對國際學生的吸引力。伴隨教育強國建設的推進,中國教育將以更主動、更開放、更自信的姿態呈現在全世界面前。

完善教育強國建設的支撐體系

體制機制創新破除深層壁壘。教育強國建設需以改革創新破除深層次體制機制障礙,打破體制機制壁壘。推動教育治理體系現代化,深化評價機制、資源配置、學制結構等關鍵領域改革。完善大學章程建設,推進“放管服”改革,構建多元參與機制。講好中國教育故事,輸出優質教育資源,形成開放合作新格局并提升國際辦學水平。

推進數字化與教育深度融合。人工智能、數字化是時代發展的趨勢所在,并將推進教育生態重構。推動AI助教、虛擬實驗室等應用場景落地,個性化適配學習需求。通過教育大數據應用建立學生成長檔案,通過數據分析優化教學策略。借助數字化手段預警教育資源分配失衡問題,輔助科學決策。支持前沿技術攻關,支持腦科學、學習科學等領域研究,推動教育理論與技術協同創新。

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為教育強國建設提供人才支持。教師是教育強國的基礎保障,是教育強國建設的第一資源。要優化教師職前培養,完善職后培訓體系,健全教師教育體系,保障教師專業發展。發揮教育家精神的引領作用,推動教育家精神融入教師培養培訓全過程,貫穿課堂教學、科學研究、社會實踐各環節。數字時代,應建立教師數字能力追蹤系統,智能匹配培訓資源,分層賦能智慧教學能力。完善教師地位和榮譽激勵制度,增強教師的歸屬感,吸引優秀人才長期從教。教育者亦當以“躬耕教壇、強國有我”的使命擔當,將教育強國藍圖轉化為扎根中國大地的生動實踐,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基礎性、戰略性支撐。

構建高質量產教融合體制機制。產教融合是教育強國建設的重要支撐,核心在于打破教育與產業壁壘,推動人才培養供給側與產業需求側精準對接,構建校企協同育人共同體,形成“教育鏈—人才鏈—產業鏈—創新鏈”四鏈融合的生態體系,破解發展難題。增強科技創新能力,促進高校與企業聯合攻關,加速科技成果轉化,形成“產學研用”一體化創新體系,服務關鍵領域技術突破。

新時代教育強國建設是一項系統性、歷史性工程,要以制度創新釋放活力,以數字革命重塑生態,以全球視野開拓格局。我們要將教育優勢轉化為人才優勢、科技優勢、發展優勢,為中國式現代化筑牢根基、蓄勢賦能。

(作者:陳君靜 寧波大學科學技術學院院長、教授)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網站所屬:玉溪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單位地址:玉溪市紅塔區撫仙路86號高新科技大樓A1301室
域名:http://www.blinnpr.com | Email:yxsklkyb@163.com | 電話:0877-2033863
滇ICP備17008377號-1滇公網安備 53040202000256號
免费精品国偷自产在线在线| 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天天| 夜夜高潮夜夜爽国产伦精品| 久久99精品国产麻豆蜜芽| 精品国产福利第一区二区三区| 91精品国产亚洲爽啪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麻花传媒二三区别| 尤物TV国产精品看片在线| 国产成人精品2021| 精品午夜国产福利观看| 国产成人1024精品免费| 午夜精品福利视频| 美利坚永久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成人99久久久久91gav| 久九九久福利精品视频视频| 久久精品免费全国观看国产| 亚洲综合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久久国产乱子免费精品|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无码牛牛| 99精品高清视频一区二区|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午夜| 国产精品任我爽爆在线播放| 精品四虎免费观看国产高清午夜| 亚洲人精品亚洲人成在线| 亚洲国产小视频精品久久久三级| 亚洲国产精品国自产电影| 国产精品萌白酱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igao视频网| 亚洲爆乳无码精品AAA片蜜桃| 国产精品视频九九九| 亚洲精品永久www忘忧草|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下载| 久久99精品久久水蜜桃| 国产精品福利影院| 久久99热66这里只有精品一|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电影| 国产成人vr精品a视频| 国产精品手机在线亚洲| 亚洲国产精品国自产拍电影| 五月天婷亚洲天综合网精品偷 |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