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產業目前已成為我國經濟的一個新增長點。2012—2023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年均復合增速達到82.1%,產銷量連續多年位居全球首位。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離不開補貼政策的有力支撐,補貼政策不僅降低了消費者的購車成本,增強了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購買意愿,刺激了新能源汽車的消費,推動了整個行業的技術進步,為企業提供穩定的政策環境。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必須完善宏觀調控制度體系,統籌推進財稅、金融等重點領域改革,增強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碑斍埃履茉雌嚨难a貼政策之間存在著形形色色的“摩擦”,中國計量大學樂為教授撰寫的《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耦合協同與模擬仿真研究》(經濟科學出版社2024年5月出版)一書為破解這一問題進行了探索性研究。該書聚焦于新能源汽車產業政策制定過程中“跨界問題”的管理,尤其是不同時間、不同區域和不同主體之間的策略協同。通過分析新能源汽車補貼對企業和消費者決策的影響機制,探尋了補貼政策對企業和消費者的作用機理,對補貼政策在時間、空間和層級三個維度的協同狀態與政策沖突分別進行研究,并解讀了深層次原因。該書結構嚴謹、內容豐富,具有以下鮮明的特點:
一、緊扣現實需求,助力政策優化。該書立足于我國特有的經濟環境與制度特征,著力破解政策之間不協同不一致的現實難題,研究補貼政策的政企動態博弈以及財稅政策實施效果的情景模擬。不同于以往研究的宏觀敘事,該研究先將政策進行科學分類,再結合政策實施效果來分析政策耦合是否在產業發展政策目標上發揮出相應的疊加、協同、助長效應,這些研究對于后續政策的持續改進、強化政策的協同聯動、放大政策的組合效應具有重要意義,完善了國內這一領域的研究。
二、選取多元方法,剖析政策協同。該書為了開創性地研究補貼策略的時間、空間與縱向協同,使用產業政策系統關聯及耦合模型、文本分析法等分析補貼政策等在“空間—時間—層級”的多維度協同;采用動態隨機一般均衡(DSGE)方法考察補貼引起的新能源汽車需求沖擊等外生沖擊對于供給波動以及社會福利變化的效應;又通過系統動力學方法對各類補貼等產業政策進行組合和模擬。管理類和經濟類方法在不同視角下的結合使用,起到了相得益彰的效果,為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的耦合協同情況進行了全方位的“體檢”,也為今后政策的迭代提供科學的理論依據。
三、仿真組合方案,對比政策效果。為了使政策預先植入微觀主體的理性預期,更好地實現政策間的同頻共振,該書在探索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的微觀作用機理與協同機制之余,再進一步組成多種政策維度的政策組合方案,并通過調節不同維度產業政策的參數水平進行模擬仿真,通過對不同時間長度、不同實施力度和不同對象的補貼政策進行組合和模擬,對比了各類政策組合的效果。通過事先開展的政策仿真,為后續破解補貼政策的矛盾與失效、打好政策的“組合拳”奠定了理論基礎。
該書以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的協同問題為研究核心,視角新穎、條理清晰,為研究政策取向一致性提供了新的思路,有效拓展了財政理論的研究領域,同時結合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特點,全面精準分析系列政策的疊加效應,既為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論依據和數據支撐,也為未來這一領域的學者開展深入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學術借鑒和研究基礎。
(作者:王應明 福州大學教授、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