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群英
省委、省政府對玉溪提出的“六個走在全省前列”、建設創新型城市的新目標新要求,既是對過去玉溪經濟社會發展成績的肯定,也是對玉溪今后發展寄予的厚望,更是對玉溪在新時代推進跨越式發展路徑的破題指向。
玉溪正處于發展關鍵期、轉型攻堅期、提升人民幸福感安全感黃金期“三期疊加”的重要階段,如何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推進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是玉溪黨政干部和人民群眾必須答好的答卷。我們一定要以“咬定青松不放松”的精神,立足當前、著眼長遠,深入推進市委《關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促進玉溪跨越式發展的決定》等文件的落細落實,切實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在玉溪形成生動實踐、結出豐碩成果,實現玉溪高質量跨越式發展。
準確把握推動玉溪高質量跨越式發展與建設創新型城市的關系
“跨越式發展”,這個詞在我國正式文獻中最早出現是2000年,是針對漸進式發展而提出的一種特殊形式的快速發展,是指后進者對先行者走過的某個發展階段進行的超常規的跨越行為,是后進者發揮后發優勢的體現。
在以往實踐中,很多地方把跨越式發展直接等同于快速發展,發展中往往出現很多違背發展規律的短期行為,質量并不高。對此,省委書記陳豪指出,云南經濟社會要實現跨越式發展,沒有速度不行,沒有質量更不行,要做好推動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的答卷。跨越式發展是快速發展,但快速發展不都是跨越式發展。跨越式發展應該是依托于科技進步和管理進步、科技創新和管理創新基礎之上的高質量的快速發展。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老路走不通,新路在哪里?就在科技創新上,就在加快從要素驅動、投資規模驅動發展為主向以創新驅動發展為主的轉變上。”玉溪要實現高質量跨越式發展,必須依靠建立以科技創新驅動發展為主的發展方式。而科技創新驅動正是創新型城市建設的本質要求。正如市委書記羅應光指出,“玉溪作為一座轉型發展中的城市,同樣需要依靠科技改變命運、依靠創新贏得未來,必須抓住玉溪被列入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名單的機遇,以科技支撐發展、用創新逆襲突圍,堅定不移、鍥而不舍、舉全市之力,努力把玉溪建成具有強大創新力、顯著輻射力的國家創新型城市。”也正如市長張德華所說,“我們被列入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名單,要進行創新型城市建設;如果沒有被列入建設名單,我們同樣還要進行創新型城市建設。”建設創新型城市是一個城市推動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最直接、最有效、最重要的措施手段。
關于玉溪建設創新型城市的幾點思考
立足實際,敢想敢為。一般創新型城市建設首先應該是結合自身實際特點、資源特征,量身定制、有所側重,確定建設目標和發展方向,選擇自己所依托的關鍵產業和技術,培育集群環境。玉溪也應如此。要依托現有產業,轉型升級,特別是生物醫藥產業,加大創新力度,做優做大做強,爭取形成集聚效應,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玉溪雖有七大產業,但總的來說,高科技類型企業少,產業集中度底,必須引進發展一批5G通信技術、機器人、新能源汽車、新材料等領域有市場前景的新技術、新項目甚至是顛覆性技術、顛覆性項目。對此,要敢想敢為,特別是有關部門要做好戰略研究,研判科技發展大勢,明確城市科技創新主攻方向和突破口,做好超前規劃布局,選準突破路徑,部署重大項目、載體,強化普惠性和精準性的政策供給。
舉全市之力,充分借力。玉溪建設創新型城市,省長阮成發的指示是很明確的,即舉全市之力。為什么要舉全市之力,我的理解主要有兩點,一是創新型城市建設難度大,二是玉溪科技創新底子還不厚。所以,大家必須統一思想、齊心協力,才有可能把事情辦成。毋庸置疑,僅憑借玉溪自身力量建設創新型城市,難度是非常大的。因此,我們必須以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強有力舉措,舉全市之力,充分借用外力。要把招智找智放到招商同等重要的地位看待。招智就是吸引人才,無需贅言;找智就是尋找好的、有市場前景的或能起引領作用的技術項目或正在孵化的高科技企業,在現階段找智比招智更重要。有關部門和領導要充分加強和北京、上海所在科研院所、高等學校及高新園區的聯系,爭取建立合作關系。要充分發揮玉溪各民主黨派智力相對密集、聯系相對廣泛的優勢,和民主黨派省級組織或中央組織建立合作共建關系,借智借力。
創新驅動,企業政府并重。創新驅動是雙輪驅動,企業和政府并重。企業是創新主體,無論是技術創新、產業創新還是文化創新,最終都要由企業來承擔。在城市創新體系建設中,要讓企業真正成為技術創新決策、研發投入、科研組織、成果轉化的主體,要強化企業創新倒逼機制,沒有企業創新,創新型城市無從談起。相對企業的創新主體地位而言,政府在建設創新型城市、推動城市創新的過程中起著更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政府在營造激發企業創新的良好外部環境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政府在引導和激勵一個城市形成自強精神、創新意識上也擔負著重要職責。對于玉溪來說,要打造創新型政府、服務型政府,必須加強科技創新“放管服”改革,營造誠實守信、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倡導科學精神、企業家精神、工匠精神和創新精神,弘揚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勞動、尊重創新的觀念,積極倡導敢為人先、勇于冒尖、寬容失敗的創新文化,樹立崇尚創新、誠信創業的價值導向,使謀劃創新、推動創新、落實創新成為自覺行動,加快形成人人崇尚創新、人人渴望創新、人人皆可創新的社會氛圍。
凝神聚氣,久久為功。創新型城市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方方面面,要把“放管服”改革、智慧城市建設、城市信用體系建設等都統籌到創新型城市建設上來,要以科學的精神、踏實的態度,凝神聚氣,凝心聚力,統籌謀劃,久久為功。
(作者系玉溪市人民政府副市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