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科學報記者 明海英)10月28日,首屆“新人文”學術論壇暨“新人文”研究中心成立儀式在華中科技大學舉行。
華中科技大學人文學院教授王毅表示,隨著AI文學寫作的誕生與發展,文學藝術迎來前所未有的挑戰。目前,相關話題的討論多集中于AI寫作本身,而更有價值之處也許在于借助AI寫作重新鏡映人類文學。漢語詩歌因其文字、語法以及形式特征,必將成為AI寫作的最佳試驗場所。透過AI之眼可以發現,舊體(甚至古典)詩歌與自由體新詩將面臨衰竭與勃興的不同命運,其根由在于古今漢語詩歌語言、體式以及價值追求等方面的差異。AI寫作事實上正在剝離繁雜枝節而逼近詩歌核心:人類對自身與世界的自由探索與表達。
“文學的跨學科研究與新文科語境中的文學研究是學界討論的熱點問題,但這兩個問題不能混為一談。”南開大學文學院教授王立新表示,新文科建設的前提是不同學科尤其是人文社會學科與自然科學學科之間的融合,甚至是在原有傳統文科的基礎上重新建立“新的文科”。因此,在這一含義下的文學研究帶來的必然是對原有學科從觀念到研究方法的革命。文學被理解的方式從作者的身份、文本的建構,到作品的傳播與接受、對作品的價值評價等,均會發生改變。相應地,從文學批評的角度看,原有的文學研究方法,如強調內部研究與外部研究相結合、主張文本細讀、注重藝術修辭的考察、對影響與接受模式的分析等,均會被顛覆。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