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捍衛民主、自由、人權的社會主義實踐,為實現全人類共同價值貢獻了有益經驗。12月10日世界人權日當天,“全過程人民民主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人權保障”學術研討會在青島舉行。與會學者深入探討了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偉大實踐與制度優勢。
符合中國國情的民主制度
習近平主席在致2021·南南人權論壇的賀信中強調,中國共產黨始終是尊重和保障人權的政黨。中國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以發展促進人權,推進全過程人民民主,促進人的自由全面發展,成功走出一條符合時代潮流的人權發展道路,推動中國人權事業取得了顯著成就,14億多中國人民在人權保障上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對此,中國人權研究會副會長、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李君如表示,我們實現的人民民主是全鏈條、全方位、全覆蓋的全過程民主,能夠確保黨和國家在決策執行、監督落實等環節都能聽到人民的聲音。中國共產黨積極探索民主政治發展規律,不斷推進全過程人民民主。全過程人民民主這一重大政治理念對深化中國特色人權理論研究具有重大指導意義。
在中國,要做到尊重人權、保障人權、發展人權,就必須從中國的實際出發,走自己的路。山東大學青島校區黨工委書記孔令棟提出,全過程人民民主是中國共產黨逐漸探索出來的人民真正當家作主的民主制度,是符合中國國情的民主制度,是中國特色人權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
東北師范大學政法學院教授尹奎杰表示,全過程人民民主是馬克思主義民主理論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國對世界民主理論和民主政治的新貢獻,代表了中國社會主義民主實踐的最新成就。
山東大學法學院教授王德志認為,全過程人民民主對于新時代我國民主政治建設具有重大理論和實踐價值,對于廣泛凝聚社會共識、引導公民有序參與政治、推動民主集中制完善發展,均具有強大的促進作用。
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國家在應對全球性流行病時,充分暴露出體制的種種弊端。南開大學人權研究中心主任常健認為,當面臨重大社會風險或社會出現嚴重政治極化現象時,西方民主體制就會出現延誤時機、應對乏力等問題,這讓我們看到西方民主體制具有內在局限性和條件性。
全過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權益
中國人民享有的政治權利,是在民主選舉、民主協商、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過程中實現的權利。李君如認為,全過程人民民主不僅體現在政治權利上,更涵蓋了經濟、文化、社會、生態文明等各個方面的權利。這使得人民能夠廣泛參與管理國家社會事務和經濟文化事業,并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充分行使民主權利。通過推進全過程人民民主,每個人都具有多重民主角色,可以關注國家發展大事、社會治理難事、日常生活瑣事,從而實現了實踐上的連續性、理論上的整體性、運用上的協同性、人民參與的廣泛性和實際性。
在中南大學人權研究中心執行主任毛俊響看來,人民性是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根本屬性,全過程人民民主能夠促進最廣大人民群眾全過程參與國家治理,保障最廣大人民群眾在政治、經濟、社會等各個方面的根本利益。人民性更是全過程人民民主和人權保障的價值鏈接,全過程人民民主為人權保障奠定了政治前提,促進人權保障落到實處,是中國通過民主保障人權的邏輯基礎。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事實上也是對人權的追求。對此,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教授范進學認為,全過程人民民主以人民當家作主為本質,以全過程民主為特征,以是否符合國情、是否有效管用、是否得到人民的真正擁護為標準。只有良好的民主才能使人民的權利和自由得到真正的保障和發展。
在西南政法大學人權研究院副院長孟慶濤看來,全過程人民民主順應了時代需求,契合了國際制度競爭的世界形勢,為每個人提供了政治上的生活方式。
健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
如何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實踐中更加有效地落實全過程人民民主?對于這一問題,吉林大學法學院教授任喜榮認為,全過程人民民主需要通過具體的民主運作機制和方法手段加以落實。比如,可以通過憲法解釋的方式,解決預算監督界限不明的問題,進而回應制度變遷的現實需求。
中國人民大學人權研究中心教授朱力宇認為,立法規劃是健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重要制度和方式。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李忠夏提到,憲法對公民基本權利和義務作出了規范,是我國的根本大法。通過全過程人民民主,憲法規定的基本權利將得到更好的制度性保障與組織程序保障。
武漢大學人權研究院執行院長張萬洪認為,推進全過程人民民主,需要堅持黨的領導以保證民主參與的正確方向,需要堅持依法參與以形成公眾參與的良好程序,需要構建公共參與的激勵機制以完善配套制度。
會議由山東大學人權研究中心和山東大學法學院主辦。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