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位置: 社科前沿
社科評論|災后恢復重建要防止因災返貧
2021-10-14 11:10:08

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要“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對易返貧致貧人口及時發現、及時幫扶,守住防止規模性返貧底線”。自然災害是致貧的重要原因,從世界范圍來看,自然災害所引發的人員傷亡、農業生計損失、社會動蕩和民眾流離失所是加劇貧困的重要因素。

因災致貧是我國貧困的重要原因之一,據有關部門2015年的摸底調查顯示,7000多萬貧困農民中因災致貧占比20%。面對自然災害,既要防止脫貧脆弱人口重返絕對貧困,也要避免自然災害導致的相對差距拉大,造成相對貧困的加重。除了收入維度,從精準脫貧時期的“兩不愁三保障”到全面脫貧后更多地考慮生活水平、基礎設施、健康和滿意度等綜合因素,貧困的衡量標準也向多維度、多指標擴展。自然災害會對受災地區的生活水平、基礎設施和群眾健康等產生全面影響,多維度致貧壓力增加。

恢復可持續生計,是防止因災返貧的重要措施?沙掷m生計是個人或家庭長遠的生產生活改善需要具備的謀生能力、資本積累和借助的外部支持,包括自然資本、物質資本、人力資本、社會資本和金融資本。受自然災害影響,易返貧地區的可持續生計抗風險能力較弱,受到沖擊后陷入生計困難和動蕩的風險較大,脫貧的穩固性較差,恢復的時間長。易返貧地區的社會脆弱性大,抗逆性差,需要政策、社會等全方位的支持,以盡快恢復生活和生產,提高再次面臨自然災害的韌性。

災后恢復是多維度、動態的、復雜的,包括災害發生之前的恢復規劃和災害發生之后的各種決策活動。對災害發生過程中的預警不及時等問題,我們要加強總結和反思,增強防范意識和應急管理能力。災后恢復除了指經濟、生活等恢復到災前水平,更應該在災后恢復的過程中融入防災、減災、可持續發展等理念,并通過災后恢復過程超越災前狀態。災后恢復不是單純靜態的、若干階段依次進行的過程,而是多個指標相互影響、緊密關聯的動態過程。災后恢復是一個系統性過程,不僅局限于房屋等基礎設施的恢復,更加強調社會、經濟、心理等方面的恢復,特別是注重對災區居民、因災傷亡家庭的心理關懷和生活恢復。

災后恢復重建不能僅局限于已發生的自然災害,也要秉承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增強防災綜合能力建設。如此,人類社會才能在面對災害時更有韌性和適應性,減少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保障民眾的生命和財產安全。

首先,對受影響的脫貧脆弱區,要完善返貧檢測信息系統,提前預防返貧。我國擁有豐富的精準扶貧和建檔立卡經驗,災后恢復重建可借鑒相關經驗,迅速組織人員開展精準摸排工作,開展到戶到人的針對性幫扶,對受災人員的生計進行保護和恢復,并建立長效機制,重建可持續生計。要重點關注主要勞動力傷亡家庭的生活,對這些人員需要建立長期幫扶機制,保障家庭經濟來源,防止重建結束后返貧的發生。充分發揮保險在災后恢復和重建中的作用,積極啟動保險理賠工作。災后恢復重建要與鄉村振興相結合,將災后重建融入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提升農業氣象災害防范能力和農村建設規劃防災抗災能力。

其次,加強城鄉治理,多舉措提升社區韌性水平。加強風險的識別、預警、防控和治理能力,進行地質災害風險評估,確保在建項目選址科學、建筑質量過關。注重加強居民風險意識的培養,充分運用社會資本,通過社會關系筑牢風險防范和自救的第一道屏障。農村基礎設施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建設要重點對防災能力進行評估,全面提升綜合防災能力,堅持以防為主、防災抗災救災相結合,樹立安全、可持續發展理念,從源頭防范化解自然災害風險,將問題解決在成災之前。

最后,建立系統性、長期性的防災減災綜合體系。防災減災、保證居民的可持續生計是一個系統性的工作。需要綜合運用應急管理、災害治理、社會治理和金融保險等多方面知識,多方聯動,充分發揮政府、社區、居民三方的力量,加強城鄉發展韌性,保證脫貧地區的穩定性,增強抵御災害的能力,積極推進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

(賈瑋 韓自強 作者單位:青島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山東大學政治學與公共管理學院)

轉自:中國社會科學網

網站所屬:玉溪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單位地址:玉溪市紅塔區撫仙路86號高新科技大樓A1301室
域名:http://www.blinnpr.com | Email:yxsklkyb@163.com | 電話:0877-2033863
滇ICP備17008377號-1滇公網安備 53040202000256號
亚洲一区无码精品色|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奇米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五月天| 国产精品丝袜久久久久久不卡| 中文字幕色婷婷在线精品中|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久久久| 国产精品白丝在线观看有码| 91精品国产高清91久久久久久 |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京东传媒| 亚洲AⅤ永久无码精品AA| 精品国产yw在线观看| 中国大陆精品视频XXXX| 国产精品午夜小视频观看| 精品日韩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视频一区| 久99频这里只精品23热视频| HEYZO无码综合国产精品|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二区二区| 中文字幕在线亚洲精品| 国产精品视_精品国产免费| 91热久久免费精品99| 奇米影视7777久久精品人人爽| 国产精品爽爽va在线观看无码| 亚洲国产福利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视频免费| 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人四虎| 99久在线精品99re6视频 | 国产亚洲精品激情都市| 国产精品久久久尹人香蕉|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 亚洲精品综合一二三区在线| 中文字幕免费视频精品一| 国产精品熟女视频一区二区 | 亚洲av产在线精品亚洲第一站|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单位女同事在线| 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 | 国产99久久九九精品无码| 国产精品无码av片在线观看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