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正鴻
進入新時代,我們該怎樣發展,是每一位領導干部必須回答的問題。
標兵越來越多且已漸遠,追兵越來越少且已漸近
縱觀江川的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區經濟社會取得了長足進步和發展,成績有目共睹。目前的情況主要存在五大問題:第一,經濟總量小,發展速度不快,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不高。第二,一產不優、二產不強、三產不大,產業融合不夠,結構性矛盾較為突出,經濟持續較快增長的動力不足。第三,投資不足,特別是生產性投資嚴重不足,拉動經濟增長的作用不夠明顯。第四,財源結構單一,財政增收乏力,非稅收入占比高,收支矛盾十分突出。第五,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較為突出,中心城區輻射帶動力不強。
走出江川看江川,置身全市、放眼全省比較,我們已然面對“標兵越來越多且已漸遠、追兵越來越少且已漸近”的嚴峻形勢。
全力推動江川高質量跨越式發展
從江川的區情和所處的外部環境來縱橫比較,江川的經濟社會還需要發展得更快、更好,才能實現跨越趕超,才能推動江川高質量跨越式發展。
從區情可以看出,江川發展最大的短板,主要是產業發展不足、投資增長不快。為此,要加快推動江川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當前必須把著力點放在抓實體經濟上,把工作重心放在抓項目建設上,全力以赴抓項目、增投資。
抓產業增總量。要以新發展理念為指導,堅持產業強區,緊緊圍繞區委、區政府確定的“六大重點產業”,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加快園區經濟跨越發展為主陣地和突破口,集中精力做好招商引資和產業培育工作。著力改造提升傳統優勢產業,大力培育發展新興產業,拓展現代服務業,做優高原特色農業、磷化工等傳統產業。做強先進裝備制造、現代物流產業,做實文化旅游及健康養老產業、航空產業,打造創新經濟新高地,切實發揮科技的引領和支撐作用,不斷做大產業發展“蛋糕”,加快構建結構合理、特色鮮明、具有江川優勢的迭代產業體系。
突出重點抓項目。要以問題為導向,突出抓好以路網、航空網、能源網、水網、互聯網為主要內容的“五網”建設及市政工程、生態、衛生、教育等基礎設施建設補短板項目;要以拉動經濟持續健康高質量發展為主線,快速推進龍泉工業園區、江城紙制品產業園和雄關農產品物流園基礎設施建設及項目引進入園落地建設。
做實前期推項目。積極爭取并管好用活市、區兩級預算內項目前期工作經費,加大項目前期工作力度,做實、做細、做深項目前期工作,提升項目前期工作的成熟度和開工率,增強投資增長動力。
強化服務促項目。樹牢改革服務理念,增強服務群眾意識。涉及投資項目行政審批的各職能部門,要帶頭落實《玉溪市江川區深化投資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實施意見》,著力提高行政審批效率,堅持做到“馬上就辦,讓群眾最多跑一次”,在承諾時限內辦結審批事項,用一流的行風政風有力促項目、增投資。
(作者系江川區發展和改革局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