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12月1日全面進入新一輪森林草原防火期以來,我市層層壓實責任,通過火源管控、應急準備、整治隱患、預警監測、宣傳發動等措施,著力防范化解森林草原火災風險,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和生態安全,全力筑牢森林草原“防火墻”。
“師傅,您進山有什么事嗎?”“請掃防火碼并登記”“禁止攜帶火種進山”……2月12日上午,位于紅塔山自然保護區徐家山進山入口處的森林防火卡點,護林員正對進入林區的人員進行詢問、登記。記者看到,該卡點的監控和語音廣播等設備一應俱全。
據了解,自進入防火期以來,各縣(市、區)的528個卡點均配備了護林員值守。凡是進出林區的人員,均須登記聯系電話、進出時間、事由等信息,值守人員同時進行火種收繳和防火宣傳,確保火種不進山,守好第一道關口。
風力滅火機、動力水槍……當天,按照預定計劃,紅塔山自然保護區火災預防專業隊對徐家山進行攜裝巡護,及時發現、排查并處置火災隱患。“從去年12月初到今年2月底,我們每周組織3到5次攜裝巡護。今年3月1日至5月31日的高火險期,我們還將加大巡護頻率,做到每天巡護。”該專業隊中隊長杜榮祥介紹。據了解,目前全市已到位森防專業隊741人、半專業隊1895人、護林員3215人。
驅車從徐家山卡點出發,一個小時左右便來到紅塔區大營街街道大密羅社區后山,護林員正在進行計劃燒除。記者在一塊燒除后的空地看到,火已撲滅,林下的雜草、灌木叢等已被燒光。
“我們主要燒除喬木林下的小灌木、枯枝落葉、雜草等可燃物。”現場參與燒除的大營街街道工作人員金喜宏介紹,“我們嚴格按照流程操作,燒除前依托現有防火通道,鏟出至少5米寬的防火隔離帶,在符合相應火險、風力等級后開展燒除,護林員全程值守。燒除后按規定繼續值守,直至火完全熄滅。”
計劃燒除是防火治火的有效手段之一,能提前消除或減少森林草原火災隱患。市森林草原防滅火指揮部辦公室副主任普鳳林介紹,今年全市計劃燒除面積為7萬多公頃,燒除時間從去年12月1日持續至今年2月25日,通過科學用火來防火、治火。
進入此輪防火期后,我市理順機制、系統推進,制定森防工作提醒、通報、約談、掛牌督辦、公開曝光5項機制,建立周通報、月調度、24小時聯合值班、預警監測等制度,市、縣級林長帶頭開展巡林檢查124次。重點宣傳、增強意識,在春運等重要時段,發布以“護林防火 平安春節”為主題的倡議書,組織開展“五進”、院壩會等宣傳活動2899場次,對返鄉人員、林區作業人員等重點人群開展宣傳引導,覆蓋群眾17.42萬人次。排查問題、整治隱患,市森防指完成3輪督導檢查,嚴格整頓卡點值守紀律,搶抓時機推進計劃燒除;聚焦林區重點區域,常態化開展隱患排查整治,全市共收繳火種8234個,排查整治隱患661個。(玉溪日報記者 李瑞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