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溪日報記者 季永鵬
功能不斷拓展,盤活渠道增加,公物倉“糧源”不斷充實;流程不斷優化,資源配置方式不斷創新,閑置資產在最需要的地方發揮作用;資產同源共流、共享共用理念不斷深化,機制制度不斷完善,公物倉持續高效運行……
自成功創建為國家級公物倉創新試點建設單位以來,玉溪市全力推進公物倉2.0版本建設,創新資產資源配置方式,推動“大資產”管理,走出了一條“資產+資源”有效利用的路子,實現閑置資產物盡其用,有效節約了行政運行成本,“堅持勤儉辦一切事業”在玉溪不斷走深走實。
共享共用構建“大資產”管理格局
國有資產實施公物倉管理,可以有效讓“閑”的資產“動”起來,滿足更多公物需求。
2022年1月,玉溪市啟動公物倉建設,依托財政部門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在全省率先搭建公物倉平臺,采用“1+N”倉儲模式組建一群實體倉,推進全市行政事業單位閑置國有資產集約節約、共享共用。2023年12月成功創建為國家級公物倉創新試點建設單位。
談及公物倉發展,玉溪市機關事務管理局資產管理科科長孫榮敏說:“1.0版本主要是把平臺和相關設施建設起來,把調劑閑置資產的功能發揮出來。2.0版本我們持續拓展功能,加強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集中統管,構建‘大資產’管理格局。”
在2.0版本建設中,玉溪市機關事務管理局與財政部門多形式、多渠道、多層次宣傳解讀相關政策,促進全市各級各部門樹立“大資產”管理理念,不斷深化資產同源共流、共享共用思想認識。上下聯動推進公物倉建設,積極引導縣(市、區)優化調整機關事務管理部門機構設置,主動承接資產管理職能,推進市、縣兩級職能職責上下對應,破除國有資產集中管理機制障礙。目前,澄江市、新平縣、江川區、紅塔區先后承接國有資產管理職能。
在推進公物倉2.0版本建設過程中,玉溪市持續開展“清產核資”工作,摸清家底,準確區分在用資產、閑置資產、待報廢資產和問題資產,推動單位閑置低效資產“入倉”管理成為常態,確保公物倉“倉中有糧”。
構建“大資產”盤活理念,將本級行政事業單位所有閑置低效房產、商鋪、車庫等統一納入公物倉管理,完善權屬權證,規范處置程序,“一資一策”集中盤活處置。僅2024年就盤出閑置房產、車庫等110套,預計產生收益7500多萬元。
拓展功能應用高效配置閑置資產
在公物倉2.0版本建設過程中,我市積極拓展市級以外入倉渠道,與中央、省駐玉有關單位對接聯系,爭取閑置資產進入玉溪市公物倉,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今年爭取到了云南省機關事務管理局的一批閑置資產,實現了市外入倉渠道零的突破。”孫榮敏說。
推動黨政機關辦公用房統一管理,集約調配使用辦公用房資源。2024年完成了8個涉改部門辦公場所調配工作,節省騰退辦公用房面積5059平方米。推動辦公用房統一租賃,實現“減租降支”。“比起以前各單位分散租賃,2023年節省了辦公用房租金669萬元,2024年1至11月節省辦公用房租金214萬元。”玉溪市機關事務管理局資產管理科副科長李少鵬說。
針對各單位廢棄電器、電子設備等報廢報損資產不會處置、隨意處置等問題,我市引入第三方企業,開展廢棄電器、電子設備集中統一回收處理,并向縣(市、區)開放該渠道,共同開展報廢報損資產統一回收處理。截至11月底,已高效回收處理廢棄電器、電子設備達18519件(公斤),實現了資源合理回收利用,為財政增收51.13萬元。
“提升國有資產使用效益,既是發展之需,更是現實之求。”孫榮敏介紹,一是閑置資產在“虛擬倉”集中后,依托全市公物倉信息平臺,通過“淘寶式”的資產調劑方式,高效便捷配置資產;二是將閑置資產調劑到實物倉,用于保障新建單位、臨時機構辦公物資需求;三是引入第三方公司開展公物倉“一站式”“管家式”服務,構建“數字化+市場化+一站式”公物倉專業服務體系。
今年以來,我市進一步打通資產資源向下配置渠道,推動公物倉上下貫通,提升閑置資產資源調劑效率,避免資產“二次”閑置。玉溪市機關事務管理局向下督促指導縣(市、區)加快公物倉推廣運用,加快閑置資產配置到縣(市、區)、鄉鎮(街道),服務鄉村振興、教育等,最大化發揮閑置資產效益。
完善長效機制高效運行公物倉
玉溪市公物倉從投入運行到目前,累計入倉閑置資產10750項,盤活調劑資產8056項,出借資產2302項,調借率96%,調借資產原值1.18億元。
解鎖玉溪市公物倉高效運行“密碼”,完善的制度機制無疑是最堅實的保障。玉溪市建立健全“大資產”管理制度體系,修訂完善了《玉溪市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辦法》及配置、使用、處置3項配套制度,先后出臺《公物倉管理辦法》《黨政機關辦公用房統一租賃方案》等一系列制度和措施,為構建“大資產”管理格局提供了制度保障。
為推進公物倉建設向縱深發展,激發“大資產”管理動能,今年以來,我市建立了機關事務、財政、審計、住建、自然資源規劃、稅務等職能部門組成的《市本級行政事業單位閑置國有資產清理盤活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及時研究解決資產集中統一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凝聚起閑置資產資源盤活的強大合力。
我市還積極探索推進資產標準化、信息化、法治化“三化”管理,有效促進行政事業單位資產規范管理、合理配置、集約使用。健全完善公物倉制度運行體系,推動公物倉法治化建設,2023年玉溪市公物倉被命名為第一批全省十大法治政府建設示范項目。積極推動公物倉標準化建設,起草《玉溪市行政事業單位公物倉管理規范》及編制說明,2024年10月被列為玉溪市地方標準建設項目。加快信息化建設,高位推動公務用車、辦公用房、國有資產(公物倉)、公共機構節能、行政成本統計管理系統“五網”融合發展,全域推動資產共享共用,縮短調劑周期,降低運轉成本,實現資產價值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