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溪日報記者 邢定生
近年來,我市以減少撫仙湖、星云湖、杞麓湖入湖污染負荷為核心,深入分析湖泊保護治理實際,精準選擇合適路徑,一體化推進治污水、治農業面源污染、治垃圾、改善湖泊水生態“三治一改善”工作,合理制定措施,形成集成效應,力求使“湖泊內的問題在岸上得到解決”。
推進碧水行動
精細化治理城鄉污水
在城鄉污水治理上,玉溪精準施策,力求截污無死角和無漏洞。
撫仙湖流域的339個村組實現了截污治污系統全覆蓋,5.4萬戶居民享受到了單家獨戶雨污分流的便利,累計排查整改雨污管網錯接漏接混接問題1845個,?谖鬯幚韽S配套主管網修復工程全面完工。星云湖流域的223個自然村污水收集處理系統實現全覆蓋,32個村落截污治污新建項目全部完工,30個臨湖村落雨污分流管網提升改造完成11個,完成城區25條道路、202個機關事業單位、118個住宅小區雨污分流改造。杞麓湖流域調整優化截污治污處理方式及相關項目,6個城市社區全部完工,254個自然村完成截污治污項目建設141個,第一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項目已建成投運,第二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已啟動建設。
污水治理的精細管理和新技術應用,如同對一臺精密儀器的操控,每一個環節都力求精確控制,確保雨污管網進家入戶、截污無遺漏。
建設綠色田園
靶向化治理農業面源污染
玉溪市深化農業生產方式革命,靶向推進節水、減肥、降藥、控糞污、轉方式“四減一轉”行動,推動農業綠色轉型發展。
在撫仙湖流域將壩區5.8萬畝耕地劃分為230個“農業小區”網格,網格用水逐步封閉循環;認定市、縣級農業基地57個和329個,高標準農田9.42萬畝,2024年已種植環境友好型作物7.9萬畝;流域2779戶3.1萬頭(只)畜禽養殖已全部退出,畜禽養殖管控進入常態化軌道。在星云湖流域認定市、區級農業基地123個和401個,高標準農田5.59萬畝、設施農業3萬畝,統籌推進雄關片區1.5萬畝、江城片區2.8萬畝高效節水灌區建設,2024年已種植環境友好型作物10.29萬畝;畜禽禁養區3881戶養殖戶已全部退出,畜禽限養區2174戶養殖戶已全部規范養殖。在杞麓湖流域認定市、縣級農業基地146個,建成投運佳;ɑ艿绒r業示范項目4個,2024年已種植環境友好型作物10.6萬畝;畜禽禁養區783戶養殖戶已退出771戶,畜禽限養區754戶養殖戶已全部規范整治。
在沿湖周邊,我市通過精準措施,嚴格控制農業面源污染源,通過調整種植結構和推廣節水節肥節藥型作物,推廣使用有機肥料、綠色農藥,有效減少了農業活動對湖泊水質的影響。
實施源頭治理
綠色化治理城鄉垃圾
玉溪市加快完善垃圾收處體系,從源頭上實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尤其在湖泊徑流區,城鄉垃圾的綠色化處理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在撫仙湖流域,建成投運的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和餐廚垃圾資源化利用項目,使得流域內1801戶餐飲經營單位的餐廚垃圾實現了集中收處。在星云湖流域,2座垃圾中轉站已建成投入運行,另有1座正在加快推進建設,流域內799戶餐飲經營單位的餐廚垃圾實現了集中收處。在杞麓湖流域,垃圾焚燒發電項目正在加快建設中,同時,餐廚廢棄物無害化處理項目也在開展前期工作,流域內814戶餐飲經營單位的餐廚垃圾實現集中收處,最大限度減少源頭排放。
通過實施“三湖”流域農村污水治理項目,全面推進雨污管網進家入戶,健全項目運維管護機制,長效開展化糞池集中清掏,因地制宜建設完善污水收處系統,農村黑臭水體排查整治、村落溝渠散漏污水收處能力有了大幅度提升。
促進生態復蘇
綜合化修復湖泊水生態
玉溪市統籌抓好河道綜合整治、水資源管理、生態修復、水華防控等工作,加快改善湖泊水生態。
我市分類治理撫仙湖21條主要入湖河道,完成主要河道水質提升一期工程,啟動二期工程建設;完成4個湖體取水替代項目;完成流域10座礦山修復主體工程;編制撫仙湖水華分級預警及應急預案,著力防范水環境風險。深入推進星云湖12條主要入湖河道綜合整治,完成周官河河口康美濕地生態修復、漁村河生態清潔小流域治理工程建設;完成流域37座礦山修復;實施藻水分離和生態補水,2024年已完成生態補水75.79萬立方米,持續防控藍藻水華;2023年推動生態調控以來,增殖放流大頭鯉4100千克、夏花魚種121萬尾、鰱鳙魚445萬尾、青魚8.4萬尾。實施杞麓湖7條主要入湖河道綜合治理工程,完成白漁河、中河、萬家大溝、窯溝4條河道治理工程;完成流域14座礦山修復;實施生態補水和藻水分離,2024年已完成生態補水1551.8萬立方米。2023年啟動生態調控至今,增殖放流鰱鳙魚200萬尾、杞麓鯉130萬尾、鯽魚22.28萬尾。
多年來,玉溪以壯士斷腕的決心推進截污治污,全方位推進城鄉污水和垃圾治理,大力削減農業面源污染,從源頭上實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通過精準施策,“退、減、調、治、管”各項措施得到落實,守護了一方水土,湖泊保護治理效能得到了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