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玉溪市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1號文件精神,以工業化理念謀劃農業,搶抓中老鐵路開通運營機遇,以綠色、高端、精品為方向,按照產業基地化、基地園區化、園區標準化的發展思路,以綠色發展為根基,以基地建設為主線,以園區建設為重點,推動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破局發展。
綠色發展,是我市推動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破局發展的根基。玉溪市自2017年被農業農村部等八部委授予國家農業可持續發展試驗示范區(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以來,著力構建綠色產業體系、綠色生產體系、綠色經營體系、綠色技術體系,扎實推進農業綠色發展,交出優異答卷。目前,我市持有效證書的“三品一標”合計193家單位562個產品。
今年,用工業化理念謀劃農業的認識已深入人心,以基地建設為抓手,已成為我市推動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破局發展的主線。新平褚氏農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褚氏農業”)技術部主管蔣正品表示:“褚氏農業長期以來把褚橙種植基地作為第一車間來打造和經營,通過建立工業化生產管理模式來經營第一車間,是褚氏農業取得成功的秘訣。”其精髓有兩點:一是對生產環節進行流程設計,并制定相應標準進行生產。二是對生產流程制定出相應的科學管理機制。這改變了長期以來靠經驗經營農業的傳統模式,使得現代高原特色農業有流程、標準、目標、機制可依,從而建立了有標準、可復制的現代農業經營模式。
在工業化生產管理模式助推下,到2022年底,褚氏農業柑橘基地面積達2.6萬余畝、產值近5億元。大暑節令前夕,記者在褚橙基地看到,橙子長勢喜人。褚橙莊園第三作業區作業長周國恩帶著記者查看橙子地里新改造的自動噴灌節水系統,他說:“自動噴灌節水設施讓莊園的橙子經受住了大旱考驗,從今年開始,褚橙莊園將逐步把基地老舊的噴灌設施更換掉,用上更高效、更精準、更節水的自動噴灌節水設施。”目前,褚氏農業正加強基地的設施化、標準化、數字化建設,不斷提升工業化生產管理水平,推動生產管理水平再上新臺階。
目前,產業基地化、基地園區化、園區標準化的建設思路,正成為我市推動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破局發展的重點。2018年以來,江川區立足自身資源稟賦,將花卉產業列為“一縣一業”優勢產業重點發展。位于江川區九溪鎮的亞洲花卉科創谷找準花卉產業定位,以花卉科創研發為核心,以種苗研發和繁育為重點,以數字化、綠色化、設施化、無土化、高端化為發展方向,2021年亞洲花卉科創谷已成為集花卉產業“產、學、研、旅”于一體的省級綜合農業產業園。
截至目前,全國市場流行的近六成蝴蝶蘭新品種都由云南綠聚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培育推廣。
截至今年上半年,亞洲花卉科創谷已聚集了9家單位和農業企業,形成了集群發展態勢,成為玉溪數字化應用水平最高、設施水平最高、單位面積花卉企業密度最高的“三高”農業產業園。2019年落戶亞洲花卉科創谷的云南綠聚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綠聚隆”)填補了云南蝴蝶蘭種苗選育的空白,該公司蝴蝶蘭育種水平和育種量已進入全國前三強,公司有植物新品種權的品種占公司品種數量的80%。截至目前,全國市場流行的近六成蝴蝶蘭新品種都由綠聚隆培育推廣。
今年7月,綠聚隆投資1000萬元建設的10600平方米的二期智能溫室已投入生產,該公司董事長魏南斌說:“下一步,公司將與更多的科研院所合作,利用現代分子生物學手段,開展基因編輯、單倍體育種、多倍體育種和太空育種等研究,擴大種苗產量來滿足市場需求。”
今年,為抓實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破局發展,我市出臺一系列政策推動農業基地和產業園建設。到2025年,全市爭取50%的土地通過現代生產經營方式流轉到新型經營主體上。同時,強化基地基礎設施建設,積極爭取高標準農田、土地整理等項目,大力推進適度規模種植基地建設和有規模、上檔次的農業產業園建設,完善基地和農業產業園的“四通一平”(通水、電、路、網絡,土地平整),就近配套冷鏈設施,切實改善農業生產條件,提高農業基地產能。(玉溪日報全媒體記者 陳佳)
【短 評】
找準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破局發展突破口
□ 聞墨
當前,制約我市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的短板不少,主要是資源制約問題突出、土地規模流轉難、主體培育不足、基地建設水平不高、生態保護任務艱巨、基礎設施相對薄弱、補鏈延鏈任重道遠和要素保障能力不足等。
針對這些問題,我市找準突破口,以工業化理念謀劃農業,搶抓中老鐵路開通運營機遇,以綠色、高端、精品為方向,按照產業基地化、基地園區化、園區標準化的發展思路,以綠色發展為根基、以基地建設為主線、以園區建設為重點,推動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破局發展。特別是在農業基地、農業產業園建設方面,各級政府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通過大力發展設施農業、培育農業新型經營主體等舉措,才能快速推進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破局發展。
來源:玉溪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