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上午,一輛運水車到達峨山縣岔河鄉云美村委會臨溪小組,村民們紛紛拿上水桶接水。據悉,該運水車自去年10月起,每天都為臨溪小組送水一趟,保障村民用水需求。
“目前,全市共對15個鄉(鎮、街道)、21個村(社區)、26個自然村(組)每天送水,以保證人畜飲水安全。”玉溪市水利局防御科負責人王安俊說。今年,全市各級水利部門早行動、早部署,積極采取措施,確保春耕用水。
“為打好全年農業生產第一仗,我市各級水利部門積極安排部署春耕灌溉工作,密切關注旱情發展態勢,制定了切實可行的水資源調度措施和應急供水保障方案,抓緊做好病險水庫除險加固等工作。”玉溪市水利局副局長可松柏說。備戰春耕,全市各級水利部門突出一個“早”字,按枯水季節應蓄盡蓄原則,及時關閉泄水閘閥、開展水庫壩塘維修養護,多措并舉強化水量儲備。
據了解,自2022年10月下旬至今,全市范圍內已持續超過120天無有效降雨。截至2023年2月20日,全市有8個縣(區)、22個鄉(鎮、街道)、39個村(社區)、70個村(組)的35892人出現因旱飲水受影響,其中3510人依靠拉水解決飲水問題,有22.65萬畝農作物受旱。
為切實做好抗旱保春耕工作,我市各級水利部門全力開展抗旱自救自助工作。從去年10月至今年3月1日,已累計投入13544人、28口機電井、163處泵站、1573輛運水車及1316萬元資金進行抗旱,累計抗旱澆灌19萬畝,解決了4472人、2339頭大牲畜飲水問題。此外,我市進一步強化紅塔區東風水庫、飛井水庫、紅旗水庫、龍母箐水庫管理調度,于2月5日開啟華寧大龍潭調水工程,向東風水庫緊急補水1233萬立方米,確保玉溪中心城區46.7萬人供水安全。同時,加快紅塔區北城片區從東風水庫供水工程建設,確保3月中旬通水,以解決北城片區近7萬人飲水安全問題。
目前,玉溪市氣象局已組織完成《玉溪市2023年人工增雨方案》編制工作,將積極爭取省級支持實施抗旱應急人工增雨、撫仙湖保護治理生態補水常態化人工增雨、東風水庫生態補水常態化人工增雨作業。計劃在2月中旬至5月下旬,啟動全市25個固定作業點、3個流動點、3部高山煙爐,增設6部流動作業車,抓住每次有作業條件的天氣過程,實施空地結合人工增雨作業,增加降雨量,改善土壤墑情,緩解旱情。(玉溪日報記者 楊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