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2022年,在持續深化“玉溪之變”和“大抓產業、主抓工業、狠抓制造業”中,玉溪完成工業投資318.8億元,同比增長140.3%。工業投資增速位列全省第二位,工業投資總量創歷史新高。
為此,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發來感謝信和表揚信,肯定“玉溪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和特色,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持續提升服務水平,落地建設一批重點項目,為全省工業投資高速增長作出了突出貢獻。”
今天的投資力度就是明天的發展速度。強勁的工業投資為夯實工業“壓艙石”作用,加速推進產業結構調整,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重塑玉溪工業發展新優勢注入強勁動力。
發力產業鏈建設創工業投資新高
在過去的一年中,在云南玉溪玉昆鋼鐵集團有限公司產能置換升級改造項目建設工地,萬人建設大軍日夜奮戰。企業項目指揮長范世雄介紹,2023年底,四條生產線將全部建成投產,形成456萬噸煉鐵和515萬噸煉鋼產能,成為西南最大的民營鋼鐵企業。
紅塔集團玉溪卷煙廠就地技改項目建設工地塔吊林立,紅塔集團副總經理羅建華介紹,實施就地技改項目,旨在緊跟卷煙制造先進發展方向,加快優質制造、敏捷制造、智能制造、綠色制造升級步伐,以新一輪制造優勢,增強核心競爭實力。
云南坤天新能源有限公司年產20萬噸鋰電池負極材料一期項目建設展開百日會戰,企業副總經理劉文杰介紹,經過108天建設,一期項目完成廠房建設和設備調試,部分車間實現投產,二期項目正加快推進前期工作。
豐元(云南)鋰能科技有限公司年產20萬噸鋰電池高能正極材料項目建設搶晴天、戰雨天、再向黑夜要時間。在近一年時間內兩期項目合并建設,完成主廠房建設和設備安裝調試,即將進入試生產。
隨著鋼鐵產能置換升級改造、卷煙生產就地技改以及6個新能源電池材料項目落地開花,玉溪全產業鏈打造卷煙及配套、綠色鋼鐵和新能源電池三個千億級產業取得重大突破。
在過去的一年中,mRNA疫苗獲印度尼西亞緊急使用授權,13價肺炎球菌多糖結合疫苗打破國際壟斷出口摩洛哥,HPV2疫苗和英夫利西單抗藥物獲批上市,一批生物醫藥研發項目加快產業化步伐,催生玉溪生物醫藥產業增長新動能。
云南弘盛鉑業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一期項目建成投產,云南正成工精密機械有限公司數控機床智能研發及技術改造項目加快推進,新平工業園區產城融合項目建設進入收尾階段。
與此同時,玉溪搶抓新能源發展機遇,緊扣實現“雙碳”目標,發揮風、光資源優勢,積極爭取上馬一批風力和光伏發電項目,有力帶動風力和光伏發電裝備制造業發展。
隨著一系列產業投資項目的建設和投產,玉溪生物醫藥及醫療器械制造、有色稀貴金屬、數字產品制造、綠色建材、新能源電力裝備、綠色食品、數控機床七個百億級產業全產業鏈發展競相發力。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數據顯示,2022年,全市在庫工業項目320個,總投資848億元。其中結轉在庫項目112個、總投資508億元,新入庫項目208個、總投資340億元。全年完成工業投資318.8億元,同比增長140.3%。
全產業鏈理念謀劃項目精準招商
2021年底,玉溪成立市委工業委員會,建立制造業全產業鏈專班工作機制。這是玉溪確立“大抓產業、主抓工業、狠抓制造業”發展思路,重塑工業發展新優勢和思路創新、機制創新、方法創新之舉。
緊扣構建“三個千億級和七個百億級”產業發展新格局,實現“十四五”工業倍增目標,玉溪鎖定十個制造業細分行業作為攻堅方向,組建十個全產業鏈工作專班和要素保障組以及重點產業服務中心,全力推動產業發展由“單兵作戰、點狀發展”向“縱隊作戰、鏈式發展”轉變。
全產業鏈專班工作機制建立和運行以來,各專班按照“五個一”模式和“九個一”要求,下沉基層深入企業開展“靶向式”調研,摸清產業鏈發展現狀和短板,理清產業鏈發展基礎和條件,鎖定產業鏈發展方向和目標。
在此基礎上,各專班及相關部門立足補鏈、延鏈、強鏈的全產業鏈發展思路,堅持“資源換產業、資源換市場、資源換技術”路徑謀劃產業鏈支撐項目。全市謀劃1130個支撐項目,計劃投資超過4000億元,其中100個入列省級重大項目,3個入列省級“重中之重”項目。全市320個在庫工業項目中,32個項目入列省工業和信息化高質量發展“3個100”重點項目。
緊接著,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帶隊和各縣(市、區)、市直部門、產業園區組織的一支支招商團隊奔赴北上廣、江浙閩等地,鎖定“鏈主”、瞄準“領軍”、跟蹤“頭部”,展開全產業鏈精準招商。
市招商引資工作委員會數據顯示,2022年,全市組織外出招商活動226次,其中市級黨政“一把手”和市級領導帶隊招商55次,縣級黨政“一把手”帶隊招商50次。全市簽約重點項目219個,簽約落地率62.5%,市場主體轉化率84.7%,新簽約項目到位資金同比增長57.3%。在這當中,全市工業項目招商引資到位資金占比30.3%,同比增長42.4%。
2022年2月16日,在省委、省政府領導的見證下,玉溪與國內知名的4戶企業簽訂總投資額超過千億元的新能源電池全產業鏈項目合作協議,邁出了從“煙時代”走向“煙+鋰時代”的第一步。隨之而來的是各產業鏈精準招商,引資引智呈現百花齊放態勢,一批現代生物醫藥、先進裝備制造、綠色建材和綠色食品招商引資項目相繼落地。
打造最優營商環境強化要素保障
落地通海產業園區的云南云海新能源有限公司光伏支架生產項目從洽談到投產僅用了52天時間。董事長袁景說:“在項目建設中,各級各部門不是等著我辦、看著我干,而是幫著我辦、催著我干。”
為加快推進豐元項目建設,紅塔區成立項目建設領導小組和指揮部,采取代建回購的合作模式,減輕企業投資壓力,盤活園區供而未建閑置土地實施熟地招商,用活建筑工業化集成制造基地項目財政專項債,實施審批事項幫辦代辦,實現項目建設一年內簽約開工、竣工投產。
透過項目快速落地、快速建成、快速見效的典型案例看到,營商環境是項目成長和企業發展的土壤,是影響地區發展動能強弱、市場主體興衰、生產要素聚散的關鍵。引進項目發展產業,推動產業鏈和價值鏈由低端走向高端,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是前提。
為此,玉溪實施打造一流營商環境三年行動計劃,打響了樹立“玉溪效率”“玉溪服務”“玉溪誠信”營商環境品牌攻堅戰。圍繞著力構建與發展階段相適應、與產業特色相匹配的營商環境,推進“信用玉溪”“數字玉溪”建設,實施投資、政務、市場、創新、法治、人文環境六大提升行動。
在過去的一年中,90項市級管理權限移交紅塔區,367項行政許可事項納入清單管理,政務服務事項網上可辦率、“最多跑一次”實現率達到100%,在全省率先實現“交地即交證”和“交房即交證”全覆蓋。
包括增值稅留抵退稅在內的組合式稅費政策落地,在全省首批成立首貸服務中心,發放普惠小微貸款余額同比增長18.6%,發行地方政府專項債券44.1億元,安排項目前期經費1.2億元……來自財政、稅務、金融等領域的助企紓困和穩增長扶持政策“紅包”賦能項目建設和企業發展。
去年,全市實施重大項目要素保障百日攻堅行動,新增建設用地1631.3公頃,處置批而未供和閑置土地569.6公頃,為項目落地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撐。
產業鏈專班、要素保障組、市重點產業服務中心和各級各部門、各產業園區堅持著力破解制約項目建設瓶頸,協同保障項目建設要素,完善“全生命周期”保障模式,將“專業化+店小二”式的服務理念融入工作中,為項目建設提供一流服務、創造一流環境,不斷刷新項目落地、建設、投產的“玉溪速度”。
常態化現場觀摩推動重點項目建設
玉昆鋼鐵集團董事長助理陳丕錦介紹,觀摩活動讓企業感到玉溪市領導干部作風變實了、辦法變多了,現場了解情況、破解難題,讓企業能安心搞建設、快速推項目。
在深入推進作風革命、效能革命中,玉溪持續兩年常態化開展重點項目現場觀摩活動,深入踐行項目工作法、一線工作法、典型引路法,營造出比學趕超、大抓項目的濃厚氛圍。
以重點項目現場觀摩活動為抓手,推動責任在一線落實、調度在一線進行、服務在一線到位、問題在一線解決,著力破解用地、用林、環評、用能、融資等要素保障瓶頸,推動項目落地建設。
從實地察看到聽取匯報,再到現場點評;從隨機提問到安排重點工作,再到教會工作方法;從“望聞問切”和“把脈定向”到制定清單、壓實責任,再到督促檢查、結果反饋,玉溪以重點項目現場觀摩活動為抓手,構建起項目推進工作閉環機制。
自2021年1月以來,全市開展兩輪19次重點項目現場觀摩活動,涉及重點項目128個,其中建成和階段性完成項目48個,占比37.5%;推進項目74個,占比36.7%。通過觀摩活動,有力推動了云南坤天等一批重點項目實現當年簽約、當年建設、當年投產。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牢固樹立“工業掛帥,項目為王”理念,組建10個業務指導組,堅持任務項目化、項目清單化、清單具體化,推動項目建設。按照儲備、開工、續建、竣工建立項目庫實施分類管理,建立適時動態管理項目推進機制,實施周監測、月調度,主動上門幫助指導企業做好項目入庫工作,加快推動項目早開工、早竣工、早達產。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數據顯示,隨著一系列項目推進保障機制的建立和實施,2022年,全市實施能源以外工業投資項目273個,完成投資246.3億元,同比增長107.8%,位列全省第三位。實施能源投資項目47個,完成投資72.5億元,同比增長362.8%,位列全省第二位。其中,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123%,位列全省第三位。
邁進2023年的玉溪,堅持“大抓產業、主抓工業、狠抓制造業”發展思路的決心更加堅定不移,“今天的投資力度就是明天的發展速度”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圍繞全產業鏈重塑玉溪制造新優勢,鎖定力爭工業投資躍上400億元臺階再發力。(玉溪日報記者 唐雯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