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助力我省納稅人繳費人共享改革紅利,云南稅務部門以綠色稅制護航綠色發展,圍繞環境保護稅、資源稅等綠色稅收政策,在推動政策紅利精準落袋、優化稅收營商環境上持續發力,引導市場主體節能減排、人民群眾綠色出行,以稅惠杠桿撬動經濟社會因綠而興、向綠而行。
從單一環節征收到構建全環節多稅種征管的綠色稅制體系,從少數綠色稅費優惠政策到56項支持企業綠色發展的稅費優惠政策,從資源稅改革、環境保護費改稅到多個綠色稅種實現單行立法……隨著稅收體系“含綠量”不斷提升,多稅共治持續發揮綠色效應,支持越來越多的市場主體以環保賬算經濟賬,加快綠色轉型升級,實現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雙贏。
從事有色金屬冶煉的云南馳宏鋅鍺股份有限公司會澤冶煉分公司是綠色稅制受益企業之一。自2018年環境保護稅開征以來,該公司連續4年享受環境保護稅減免,共節省資金近300萬元,用于更換環保設備、改進生產技術,節能減排治污成效不斷顯現。
實現發展方式向綠色低碳轉型,不僅要守好綠色底線、做好生態文章,更要不斷優化產業結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進經濟社會向低碳轉型。如今,支持企業綠色發展的多項稅費優惠政策效應疊加,為綠色能源和綠色制造注入了新動力。
華能大理風力發電有限公司洱源分公司以風力、太陽能發電等新能源項目投資與開發為主營業務,受疫情和市場波動影響,生產經營一度陷入困境。了解到這一情況后,洱源縣稅務部門工作人員上門送稅惠政策,了解企業發展現狀,建立風電成長檔案,從企業角度出發著力紓困解難。受益于風力發電增值稅即征即退、研發費用加計扣除、企業所得稅“三免三減半”等多項政策,該公司2021年各項退稅減稅額近2800萬元。
當前,曲靖正全力打造綠色硅光伏、新能源電池兩個千億級產業。為助力新能源企業輕裝上陣,曲靖市稅務部門開通退稅減稅“快車道”,制定“一戶一策”靠前服務,組建專班破解企業發展難題,保障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精準落地、直達快享。
“新能源電池產業發展,離不開稅務部門的大力支持。”當收到7447萬元增值稅留抵退稅款時,曲靖市德方納米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文鵬說,去年以來因生產原材料價格不斷上漲,加上新項目建設支出加大,導致公司資金流緊張,退稅款的及時到賬為企業發展送來了“及時雨”。
在滇中新區,退稅減稅效應正在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中傳導,為產業發展蓄力賦能。北汽云南瑞麗汽車有限公司昆明分公司是滇中新區新能源汽車龍頭企業,目前已累計享受增值稅留抵退稅超過1億元。“這筆退稅款極大地改善了公司現金流狀況,我們感受到了國家對企業的關心與支持,下一步將把這筆資金用于技術改造、設備更新和日常支出,我們對未來發展充滿信心。”該公司財務總監說。
云報全媒體記者 段曉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