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11月30日召開的云南林草產業高質量發展專場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今年以來,全省林草部門以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綠水青山是水庫、糧庫、錢庫、碳庫”為推動林草工作的發力點和突破口,不斷增加森林面積、提高森林質量,在綠水青山中不斷贏得金山銀山。2022年全省林草產業總產值預計達3600億元以上,較2021年的3002億元增長20%以上。
圍繞省第十一次黨代會關于大力發展產業、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千方百計增加群眾收入的部署和要求,全省林草部門充分發揮云南林草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綠色富民產業,積極助力鄉村振興。目前,全省初步形成以核桃和澳洲堅果為主的木本油料、特色經濟林、木竹加工、林漿紙、林下經濟、生態旅游、森林康養、觀賞苗木、草產業等具有云南特色的林草產業體系,全省林草企業達6741戶,其中國家級林草龍頭企業15戶、省級龍頭企業496戶。
我省以全面推行林長制為重要抓手,完善林草資源保護發展長效機制。統籌保護與發展,積極推進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積極開展全省自然保護地整合優化,持續優化林草濕地空間布局。率先在全國建立林草資源監測、核查、執法常態化監管工作機制,全省林草違法案件查處整改到位率超過99.4%,破壞林草資源違法行為得到有效遏制。
為扎實推進林草資源培育,我省科學推進國土綠化,完成營造林350萬畝、義務植樹8900萬株。深入實施城鄉綠化美化3年行動,分區域建設19個特色鄉土樹種苗木保障基地,依托市場大力發展苗木產業,儲備苗木11億株以上,完成種草改良任務83.45萬畝。
通過強化保護和培育,云南林草資源總量、質量穩步提升,林草產業發展基礎更加堅實。國家林草局今年9月發布的《2021年中國林草資源及生態狀況》白皮書顯示,云南林地面積3.75億畝,森林面積3.18億畝,均居全國第2位;活立木蓄積量24.1億立方米,居全國第1位;森林蓄積量21.44億立方米,居全國第3位;草原面積1984.35萬畝,草原綜合植被蓋度79.1%。
為加大林草產業扶持力度,我省持續強化林草產業發展政策保障。省政府出臺《云南省林草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2—2025年)》,省級各部門合力推進林草產業發展。省級統籌資金支持營造林項目貸款及核桃收儲貸款貼息,核桃、竹子、花椒等基地提質增效,堅果初加工一體化加工,核桃油生產加工獎補,冷鏈倉儲建設補助等。省林草局與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云南省分行簽署合作協議,發揮政策性銀行優勢,積極支持云南林草產業發展。中國人民銀行昆明中心支行、云南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聯合印發《云南省金融支持生物多樣性保護及可持續利用指引》,明確推動綠色產業發展,探索林權抵押、碳排放權抵押貸款,支持打造堅果等云南省“綠色食品牌”。
通過林長制實施,全省各州(市)落細落實林草產業發展主責,因地制宜推進林草產業發展。保山市落實穩增長若干政策措施,加強對林草產業發展的指導,對企業實施“零”距離服務;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加強與農發行、國開行等國家政策性銀行合作,2021年全州綠色信貸余額232.84億元,帶動農民增收5.13億元;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重點抓油茶產業發展,累計投入油茶產業扶持資金3.5億元……
省林草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工作中,全省林草系統將認真落實云南省林草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充分發揮云南林草資源優勢,切實打通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轉換通道,推動云南從林草資源大省向林草產業強省邁進。(云南網記者 胡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