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華寧縣在上村社區碗窯村慈云寺陶博物館開展“陶藝繪心 社科傳情”互動體驗科普秀,充分發揮社科普及示范基地作用,推動社科知識普及。
縣社科聯組織孩子們到縣陶博物館開展參觀活動,邀請華寧縣青少年學生校外活動中心美術教師李倩,引領孩子們探究民族紋樣的奧秘,并將富含美好寓意的紋樣與華寧陶藝巧妙結合進行創意設計,讓孩子們在沉浸式的體驗中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此舉旨在傳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同時,在培養孩子們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基礎上,進一步強化民族團結意識。活動現場不僅安排了參觀環節,還特設互動體驗區,孩子們熱情參與,動手實踐華寧陶民族紋樣的制作,既拓寬了視野,豐富了社科知識,又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揚。
華寧縣青少年學生校外活動中心學生李子墨說:“我學會了如何在陶器上設計吉祥紋樣,我更熱愛自己的家鄉了。”
此次活動寓教于樂,孩子們在游中學、學中玩,進一步增強了孩子對非遺文化的熱愛之情,在潛移默化中感受、學習、傳承非遺和傳統文化,提高自身人文素養,為筑牢文化自信夯實了基礎。
華寧縣青少年學生校外活動中心美術教師李倩說:“這是一次非常有意義的活動,我帶著孩子們以繪畫的形式認識家鄉,了解家鄉,激發孩子們對家鄉熱愛的感情,這也是我們美術工作的目標。”
據了解,此次活動由縣文化和旅游局、縣社科聯聯合舉辦,旨在幫助未成年人在潛移默化中感受、學習、傳承非遺和傳統文化,豐富孩子們的精神文化生活,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華寧縣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副主席普留勇說:“舉辦此次活動,采取學生易于認知、理解、接受、參與的方式,開展社會科學普及,通過互動體驗普及社會科學知識。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加大社會科學普及力度,擴大社會科學普及覆蓋面,進一步讓社科知識走進千家萬戶,提高公民的社會科學素養。”
華寧縣融媒體中心記者:史駿
轉自:華寧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