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溪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宋蝶
5月19日,為期一周的玉溪市2025年社會科學普及宣傳周在玉溪師范學院啟動。站在新起點回顧過往,一組組亮眼成績彰顯著玉溪社科人的擔當與作為。近年來,玉溪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以下簡稱“市社科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扣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團結帶領全市社科工作者深耕理論沃土、勇攀學術高峰、服務發展大局,為玉溪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社科力量。
舉旗鑄魂夯根基
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
近年來,市社科聯始終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強化理論武裝,構建起多維度、立體化的思想傳播體系。嚴格落實“第一議題”制度,通過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黨支部“三會一課”等載體,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云南重要講話精神、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等。通過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深刻把握黨的創新理論的真理力量和實踐偉力,讓“四個意識”更加牢固、“兩個維護”更加自覺。
創新宣講形式,堅持把機關會議室變成推進黨的創新理論大眾化的殿堂,把“三農”一線變成書寫鄉村振興戰略大文章的課堂。圍繞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召開等重大節點,全市社科專家積極投身黨的創新理論主題宣講一線,深入基層開展專題宣講數百場,受眾超10萬人次,讓黨的聲音浸潤千家萬戶。
強化陣地建設,持續辦好“云嶺大講堂·玉溪講壇”,讓玉溪成為全省社科專家弘揚科學精神的重要舞臺。實施社科規劃普及項目,玉溪傳統文化、滇中革命文化成為培育人文精神的重要資源。2024年,新創建澄江市規劃館、元江縣李和才故居2家單位為云南省第五批社科普及基地。
深耕細作謀發展
以“智庫之力”賦能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市社科聯立足地方實際,以高質量研究成果服務發展大局。聚焦“湖泊革命”、中老鐵路沿線開發、“三湖”保護治理等重大課題,形成《玉溪市主動融入中老鐵路沿線開發新格局研究》《澄江市路居鎮“四村一河”農文旅融合發展研究》等一批務實成果,推動理論成果向政策實踐轉化。
智庫建設成效凸顯,高校、黨校、社科院、學術團體和黨政部門的研究機構成為新型智庫主力軍,玉溪師范學院2024年、2025年連續兩年獲批云南省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團隊。制定《玉溪市新型智庫建設管理辦法》,建立玉溪市社科專家庫,入庫專家122名。成立玉溪市社會科學學術委員會,組建玉溪市聶耳和國歌研究會,壯大弘揚紅色文化的社科力量。聯合市民政局組建“玉溪市行政區劃與地名專家智庫”,為賡續歷史文脈、傳承鄉愁記憶建言獻策。
同時,市社科聯積極發揮規劃課題導向作用,堅持立項課題引領、過程服務督導、成果評價激勵等措施,積極組織申報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024年獲得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立項4項,實現重大突破。2025年組織申報課題272項,通過專家評審立項課題146項。此外,通過圍繞重要節點舉辦學術研討會、承辦協辦高端學術論壇等,持續搭建學術平臺,提升社科研究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
黨建引領強擔當
鍛造新時代社科鐵軍
政治標準是哲學社會科學事業發展的生命線和首要標準,市社科聯始終堅持把政治建設貫穿社科工作的全過程和各方面,充分發揮全面從嚴治黨的政治引領和政治保障作用,確保黨始終在全市社科界發揮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作用。樹牢政治機關意識,堅持黨建引領,把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作為最高政治原則和根本政治責任,確保哲學社會科學事業始終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學術導向和價值取向。
市社科聯持續推進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對立場不穩、邏輯不清、正能量不足的課題立項結題,實行“一票否決”。嚴守黨的意識形態陣地,嚴把學術研討、對外交流、成果出版、網站管理的政治關。加強縣級社科聯建設,9個縣(市、區)社科聯實現“兩個覆蓋”。推進社科類社會組織黨的建設,清理整頓“僵尸”學會6個,現有市屬社科類社會組織32個,居全省州(市)第二。全面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營造風清氣正、積極向上的學術生態。
接下來,市社科聯將以此次社會科學普及宣傳周為新起點,持續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化理論武裝,推動黨的創新理論深入基層;聚焦高質量發展,優化社科課題布局,加強新型智庫建設,編撰《玉溪發展藍皮書》,為決策提供智力支持;發揮橋梁紐帶作用,落實科普條例,創新“云嶺大講堂·玉溪講壇”等品牌活動,促進社科普及與文明實踐深度融合,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玉溪篇章持續貢獻社科力量。
轉自:玉溪日報 2025-05-19 A01版: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