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委宣傳部、省民政廳、省司法廳、省農業農村廳、省鄉村振興局、省普法辦聯合印發《云南省法治宣傳教育助力鄉村振興三年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講話精神,貫徹落實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員會印發的《關于加強法治鄉村建設的實施意見》文件精神,充分發揮法治宣傳教育在提升鄉村治理法治化水平、推進鄉村振興戰略中的積極作用。
《行動計劃》旨在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重要論述和考察云南重要講話精神,立足全省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踐行項目工作法、一線工作法、典型引路法,深入貫徹實施云南省“八五”普法規劃,力爭到2024年農民法治素養不斷提高,基層干部法治觀念、法治為民意識明顯提升,形成基層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環境,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提供堅強的法治保障。
《行動計劃》明確,全面落實普法責任制,重點是落實“誰執法誰普法”“誰管理誰普法”“誰服務誰普法”普法責任制。加大以案普法力度,提高普法針對性和實效性。開展專項普法活動,重點是大力宣傳與農民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開展“憲法進農村”“民法典進農村”活動。利用中國農民豐收節等重要時間節點,圍繞促進鄉村振興,廣泛開展社會覆蓋面廣、農民群眾參與度高的特色普法活動。創新鄉村法治文化建設,打造法治文化陣地,爭取到2024年底鄉鎮(街道)有法治文化園地,村級法治文化陣地全覆蓋。依托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場所和具備法治普及功能的單位機構建設農村法治教育基地,推動創作鄉村法治文化作品,到2024年底組織評選出10個優秀鄉村法治文化作品。開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創建,到2022年底創建“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28個,到2024年底實現“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總數達140個以上,全省法治村(社區)占比達到70%。充分發揮“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示范引領帶動鄉村振興的作用。實施鄉村“法律明白人”培養工程,到2024年底實現每個行政村(社區)至少培養5名“法律明白人”,逐步實現村(居)民小組“法律明白人”全覆蓋。培育農村學法用法示范戶,到2024年底實現全省90%的行政村有農村學法用法示范戶,發揮示范戶和法治教育基地在農村普法和鄉村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深化鄉村依法治理,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深化鄉村治理試點示范,充分發揮村民議事會等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作用。開展“互聯網+法律服務”活動,加快推進公共法律服務機器人進村駐寨,推廣運用“云南百姓法治寶典APP”“一部手機辦事通”,切實發揮“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作用。
《行動計劃》要求,要加強組織領導,各級普法依法治理主管部門要發揮協調各方的作用,積極動員各部門參與鄉村法治宣傳教育工作,形成齊抓共管的局面。要強化工作保障,各地各部門要結合本地區本部門實際,加強基層普法隊伍建設,提升基層綜合治理能力,加大對脫貧地區法治宣傳教育工作經費的保障。要營造良好氛圍,各地要深入踐行典型引路法,精準選樹一批典型案例,組織媒體進行形式多樣的宣傳報道,營造法治宣傳助力鄉村振興的濃厚氛圍,擴大活動的社會關注度與影響。要扎實做好宣傳工作,強化正面宣傳,營造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良好氛圍。
來源: 云南普法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