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的話
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將于10月在北京召開。這是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本報從今日起開設“喜迎二十大”欄目,反映云南廣大黨員干部、各族人民群眾以新的精神狀態和奮斗姿態,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更加昂揚的斗志、更加充沛的干勁,推動各項事業取得新成效,以實際行動和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秋色絢爛,碩果累累。近日,省統計局發布云南工業經濟發展報告顯示,黨的十八大以來,云南深入實施“工業強省”戰略,以提質增效為中心,以園區建設為載體,以產業、企業、項目為切入點,不斷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三去一降一補”任務,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培育特色產業,全省工業發展成效顯著。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省工業經濟規模不斷擴大。全部工業增加值和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量實現大跨步。2012年全省全部工業增加值僅有3557.4億元,2014年邁上4000億元大關,增加值達4085.0億元;2019年又突破5000億元,增加值達5400.5億元;2021年全部工業增加值突破6000億元,達6555.8億元。同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量由2012年的2945戶增加至2021年4487戶。2021年全部工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24.1%,成為全省經濟的重要支撐。
十年來,工業生產保持良好態勢。2012年至2021年,云南規模以上工業生產態勢良好,增加值年平均增速達9.0%,高于全國平均水平1.9個百分點。分行業看,農副食品加工業,醫藥制造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年平均分別增長11.4%、10.9%、10.1%、12.0%、66.2%、13.2%,增勢良好。分地區看,昭通、曲靖、保山、楚雄、紅河、文山、普洱、西雙版納、麗江、怒江、迪慶、臨滄等12個地區年平均分別增長9.3%、9.8%、12.1%、12.0%、11.2%、14.7%、9.8%、11.1%、13.0%、11.4%、11.6%、11.4%,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工業總量取得跨越式增長的同時,全省工業效益也不斷提升。2012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8942.2億元,2013年突破萬億達10040.2億元,2020年達到14510.6億元。2021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總計24804.5億元,較2012年增長89.7%;利潤總額1211.0億元,較2012年增長1.1倍。2020年,全省主營業務收入超過千億元的行業有4個,超過百億元的有21個,比2012年增加5個。2021年產值超過百億元的企業有19戶,比2013年增加12戶。
全省工業經濟結構持續優化,傳統行業通過優化配置實現轉型,新能源、新材料、新技術帶動產品結構升級,生產附加值提高,促進產業鏈價值提升。
從工業生產結構看,持續呈現積極變化,新動能培育力度加大,進度加快。新材料、生物醫藥等產業施工圖印發實施,“綠色能源牌”水電硅材、水電鋁材一體化項目建成投產,為全省經濟建設打下了良好基礎。
2021年,全省煙草制品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25.6%,較2012年下降6.0個百分點;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比重為3.5%,較2012年下降1.6個百分點;醫藥制造業比重為2.8%,較2012年提高0.4個百分點;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比重為6.4%,較2012年提高6.2個百分點;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比重為17.6%,較2012年提高6.8個百分點。工業經濟高度依賴煙草,發展不均衡的狀況持續改善。
在創新驅動戰略指引下,全省工業創新能力顯著增強。作為創新主體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不斷加大科技投入力度,科技創新水平顯著提高,成為促進全省工業持續快速發展的根本動力和源泉。
數據顯示:2020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有研發活動的企業達1206戶,比2012年增長3倍,占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比重從2012年的9.5%上升至2020年的27.4%,提高17.9個百分點。2020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R&D經費(全社會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達145.2億元,比2012年增長2.8倍,年均增長18.1%。企業研發成果日益豐碩,2020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專利申請數9451件,比2012年增長2.9倍。2020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有效發明專利數9515件,比2012年增長4.8倍。
隨著電子、生物醫藥等行業快速發展,全省規模以上高技術制造業發展進入快車道。2018年至2021年,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26.6%、31.1%、18.8%、34.9%,增速高于全部規模以上工業平均水平14.8、23.0、16.4、26.1個百分點。同時,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也由5.9%提高至9.4%。
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下,全省綠色能源產業迎來大發展。2018年至2021年,增加值占全省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逐步提高,分別為24.4%、28.3%、29.6%和32.2%,產業規模不斷擴大。尤其是隨著隆基、晶龍電子、宇澤半導體等水電硅材一體化項目,宏泰、神火、云鋁海鑫等綠色鋁材一體化項目建成投產,為我省依托水電清潔能源優勢,培育發展新材料產業、光伏產業,推進綠色可持續發展打下了良好基礎,綠色鋁材、綠色硅材增加值同比增速保持兩位數的迅猛發展態勢。
工業是實體經濟的主體,是發展之基、就業之本。如今,放眼云嶺,日新月異的經濟技術開發區、落地生根的重點項目、技術先進的生產設備……處處涌動著蓬勃發展的朝氣。各州(市)結合自身資源稟賦,將產業發展和鄉村振興有機結合,不僅提供了大量就業崗位,還拉動上下游及關聯行業協同發展,增強當地政府高質量發展的財力保障。從稅收收入看,2020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共上繳稅金1030.7億元,比2015年增長21.9%,進一步增加了地方政府的財政保障。從工資收入看,2020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平均工資為4.9萬元,比2015年增長53.2%,充分體現了產業發展推動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引領小康之路。
回顧難忘的奮斗歷程,全省工業戰線的全體同志深切感受到,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以奮發有為的精神把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向前進,習近平總書記為云南發展擘畫的藍圖,激勵著云南各族兒女團結奮斗、開拓進取,云嶺大地處處生機盎然、活力迸發。大家對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充滿了熱切期盼,紛紛表示,要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新時代新征程上繼續推進“工業強省”戰略,實干苦干,把云南建設得更加繁榮美麗,以實際行動和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云報全媒體記者 胡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