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行在建水團山古村小巷中,如同緩緩穿行在時光隧道里。玉溪游客黃世彬感覺不虛此行,“歷史厚重、風光難得,我會把親戚朋友也帶到這個地方來!”
文旅產業有序復蘇,熟悉的煙火氣回來了。這個假日,家庭游、短線游、周邊游、自駕游成為旅游主體,即使沒有遠行,在家門口也能參與自己喜歡的文化旅游項目。
“五一”假期,云南省各地各景區景點在嚴格落實疫情防控和安全生產各項措施的前提下,積極開展文旅宣傳創新,各地文旅消費優惠政策多,不斷豐富“線上+線下”文化旅游產品供給,新產品新業態創新滿足游客出行旅游需求,呈現“云南人游云南”的良好態勢,全省文化和旅游市場在安全平穩有序氛圍中呈現穩步復蘇態勢。
文旅惠民活動精彩紛呈 線上線下激活大市場
文旅惠民,政策先行。
4月25日至5月25日期間,云南借助攜程、同程、游云南、美團等線上平臺向廣大游客,分期發放1500萬元加油券及1200萬元文旅消費券,活動涵蓋旅游景區、旅游住宿、旅游演藝休閑、旅游交通、旅游線路產品等文旅消費領域……
“五一”前夕,云南省文化和旅游系統在做好疫情防控和安全生產工作的前提下,各地出臺一系列惠民利民措施,景區門票減免或打折,推出豐富多彩的文旅活動,滿足了群眾出游需求,激發了消費潛力。
來自昆明市五華區的市民王女士告訴記者,自己搶到的加油券和文旅消費券“不夠花”,她還表示下次將繼續準時搶消費券,繼續享受政府發放的“福利”。
政策“開路”,活動“加持”。“五一”假期,我省各地各景區自身優勢,在營銷策略上各顯神通,積極豐富旅游產品供給,紛紛推出旅游優惠措施和惠民政策,帶動旅游消費回暖。
同時,《云南省關于文旅行業的紓困幫扶措施》《關于精準做好疫情防控加快旅游業恢復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等措施對于刺激游客擴大消費、促進旅游經濟復蘇,發揮了積極的推動作用,政策效應已初步顯現。
此外,我省各地文旅市場通過主流媒體及自媒體,利用“云旅游”、慢直播等新興傳播手段,在線展示云南特色旅游資源,讓觀眾足不出戶云賞云南四季詩畫,覽綠水青山之美,享“微度假”之愜意,掀起了“家門口過五一”“云上觀云南美景”的旅游新潮。
業界相關人士表示,云南文旅行業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培育文旅消費增長新亮點,把文旅消費升級新趨勢打造成適應游客多層次多樣化的消費新需求,加快推動新型消費提質擴容,激發游客消費潛力。
開展文明旅游工作,是營造良好旅游消費環境的重要措施,也是推動旅游高質量發展、守好旅游“金字招牌”的重要保障。
“您好,請掃描‘健康碼’。”“五一”期間,昆明市導游協會組織在一線導游開展文明旅游志愿服務活動,為游客們提供文明引導、旅游咨詢和交通疏導等服務,用暖心周到的服務保障景區秩序井然,做文明旅游的宣傳者和推動者。
昆明市導游協會秘書長左麗娜表示,“近年來,協會除在景區、公園開展文明旅游志愿服務活動外,還挖掘昆明紅色旅游資源,在昆明老街、翠湖周邊等區域開展導游志愿服務活動項目,打造有體驗度、觀賞度和學習性的昆明導游志愿服務品牌,講好昆明故事。”
云南首推團隊游疫情險 用好政策深耕省內旅游
既要加快旅游復蘇,又要防控疫情毫不松懈。如何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讓游客享受美好安心的假期,是云南旅游業必須做好的答卷。
云南人游云南,在省內的游客實現了“說走就走的旅行”。不同于兩年前,“預約旅游”成為新趨勢,并得到所有景區和游客的共識。“五一”假期,全省A級旅游景區景點等游客聚集場所嚴格落實“限量、預約、錯峰”要求,控制人員接待上限。
景區嚴格落實掃碼、測體溫、勤消殺、一米線、戴口罩、實名登記、人員摸排等防控措施,筑牢文旅行業“防疫墻”;通過微信公眾號、游客服務中心、提示牌、廣播等平臺,及時發布景區疫情防控知識,幫助游客掌握防護要點,引導游客增強防護意識、配合疫情防控工作,有效保障了假日期間文化和旅游市場熱中有序、平穩安全。
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由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廳指導,“云南旅游組合保險”項目針對團隊旅游設計、推出,分別為“云南旅行社責任保險附加疫情‘熔斷’行程取消損失保險”和“團體意外傷害保險附加旅行傳染病隔離津貼保險”,均為自愿購買的商業險。兩個疫情新險種是我省在疫情常態化下促進旅游業恢復發展的創新探索,也是提振市場信心與活力,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舉措。
西雙版納旅行社相關負責人表示,這兩個云南旅行社疫情組合險的推出,對大型團隊的保障是很有力的。以往旅行社想要在疫情突發時候為了減少機票和房損,需要提供的文件材料等因為各地疫情防控情況不一致,往往很難減少損失,但是云南有了旅游的疫情組合險,將會更加有利于業務的承接讓旅行社業者更有信心。
昆明市旅行社行業協會朱伯威會長認為,“云南首推2個疫情特設旅游險,這是一項增強旅游從業人員信息、提高游客出行意愿的好政策。”
在他看來,“無論長線旅游還是短線旅游,當游客遇到疫情、旅游消費者和經營者受到相關損失時,能夠從專門的旅游保險中得到賠償,使旅游企業能夠安心做好游客的組織工作,旅游消費者能夠放心地出門旅游。有效保障了節假日期間,文化和旅游市場能夠真正地做到熱中有序、平穩安全。”
疫情顛覆了旅游行業原有模式,也改變了需求端,這就更需要行業不斷適應新的市場需求和發展趨勢。
面對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的市場需求變化,大理旅游集團一手抓產品升級迭代,一手抓市場營銷推廣。在產品方面,崇圣寺三塔景區推出古裝旅拍項目;為契合“五一”小長假,大理旅游集團洱海游船分公司打造的豪華玻璃鋼游艇西洱河夜航新線路產品,于“五一”前正式開始試運營,產品一推出就受到市民游客熱捧;天龍八部影視城景區內,城市劇本游新項目來襲,冰雪大世界推出冰雪新玩法等,保證產品具有針對性和差異性。
據了解,當前市場空間下,我省各地各景區、旅行社在用好政府、文旅主管部門紓困政策措施的同時,苦練內功強服務,通過自我革命式的產品和服務創新來深耕省內旅游,謀求新發展。
“疫情仍將是影響旅游復蘇最大的不確定因素,但是復蘇向上的進程不會停止,創新發展的勢頭不會減弱,優質文化產品和旅游服務供給力度將會進一步加大。”業內有關人士表示,在這個 “空檔”期,必須好好思考、規劃,推出多樣化的優質服務,不斷提升旅游服務和產品品質,贏得市民和游客的認可,才能實現可持續健康發展。大理州旅游行業協會旅行社分會會長楊文勛表示,一直以來,旅行社利用好疫情“空窗期”,積極開展培訓,提升員工綜合素質和技能以備隨時“再戰”。
“短線旅游”成新寵 親子研學游受追捧
縱觀全省各地各景點推出的小長假文旅“套餐”,不難發現,打造精品“文旅IP”成為行業復蘇的重要引擎。
“五一”假期,在“云南人游云南”、促進文旅融合深度發展、提升游客旅游體驗等系列措施的推動下,我省各地線上線下齊發力,策劃推出文藝文博展覽、非遺展示、文創市集等百余項各類活動,推出多項周邊游、鄉村游、親子游、采摘游、深度游等旅游新項目,不斷提升省內游產品的豐富性,適應市場變化、激發消費需求。其中,露營、徒步、鄉村體驗等產品,受消費者熱烈追捧。
本地研學旅游、趕集逛展持續升溫。多地持續推出系統性、知識性、科學性、趣味性研學親子活動,讓孩子在動手、動腦中拓寬視野、豐富知識、提升實踐能力。眾多主題創意市集吸引了不少“趕集”的人前來淘寶。藍花楹JOY市集、潮酷后備廂集市、云南老字號陳展創意市集、大理古城南城墻集市……這些充滿創意的市集,增加了消費新場景和假日新玩法,受到市民游客的喜愛。
要說今年“五一”什么出游方式最火?那必定是鄉村休閑度假游、房車露營、精致露營了。看夠了城市的鋼筋水泥,人們都向往著尋找一點“野趣”。民宿、帳篷露營、農家樂成為流行的出游“標配”,本地游、自駕游、鄉村游、周邊游則漸入佳境,廣受青睞。
當富民縣赤鷲鎮的千畝櫻桃紅遍了山坡時,一枝枝,一串串,一簇簇,如寶石般晶瑩剔透。帶娃出游的付女士來到這里,愜意滿懷,“看看風景,玩一玩游樂設施,采摘水果,哪怕無拘無束地走一走、跑一跑也很愜意。讓城里的娃親近一下大自然,體驗一下農耕文化。”
賞花踏青,親近自然。彌勒的“普羅旺斯”——東風韻、太平湖滿山粉黛,如今也成了人們近郊游的好地方。帶著一家老小前來游玩的劉先生稱,考慮到當下不適宜跨省出游,他選擇到彌勒逛逛。“除了賞花,還有一些游樂設施,家門口的風景也很好!”
“無論你到哪里,都有全新的發現和體驗。”越來越多游客在“云南人游云南”主題宣傳活動的帶動下,精彩紛呈的活動,周邊游持續火爆。
疫情反復,讓旅游業的營銷變得更加謹慎。如何增強游客出游信心,吸引游客前來體驗,是云南旅游業近段時間思考的重點。
朱伯威告訴記者,“各旅行社大力拓展短線旅游。如云南人游云南、昆明人游昆明等。這些短線旅游雖然利潤薄,但在從市場運營過程中,能夠給企業經營者和市場消費者,提振云南旅游逐步復蘇的信心。”
為了使短線旅游市場能夠更加豐富多彩,吸引游客,昆明市旅行社行業協會提前組織旅行社進行集采,在協會專業的小程序上匯集了大量價格不高,內容豐富的各類線路產品資源,組織,引導和支持眾多旅行社向市場設計推出了多條康養保健、體旅融合、故鄉鄉愁、田園風光、自駕出行、溫泉游樂、美食之行、戶外露營、徒步旅游等豐富多彩的不同類別的線路產品。廣泛受到了以昆明為中心,各地州城市旅游消費者的歡迎和喜愛。
朱伯威表示,“很多旅游消費者被徒步滇越鐵路產品線路所吸引,在五一長假期間形成了一股探訪百年滄桑,徒步滇越鐵路的熱潮。在徒步中鍛煉了身體,在過程中了解沉淀已久的云南早期工業文明歷史。”
云南網記者 牟燕紅 楊之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