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9日,記者從《云南省推動重點產業園區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簡稱《政策措施》)新聞發布會獲悉,《政策措施》先行在優化提升后的國家級園區和國家級新區范圍內的產業園區等18個重點園區實施。到2025年,園區工業總產值在全省占比較“十三五”末提高10個百分點以上、主營業務收入年均增長16%以上,畝均營業收入、項目投資強度達到全國同類園區平均水平,培育打造2個營業收入5000億元、5個2000億元的重點園區。
記者了解到,《政策措施》具體政策措施可分為4個方面,共14條。
第一部分為促進重點園區集群化低碳化數字化高端化發展(6條):優化園區空間布局,科學編制園區發展規劃,推動園區布局優化整合,推動要素向生態環境承載能力強、發展基礎好、發展潛力大的園區轉移;打造標準化、現代化的宜居宜業園區,支持標準廠房建設,完善現代物流設施,加強公共服務配套,實施園區凈化、綠化、美化工程;打造數字化智慧園區,全面實施數字化改造提升,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園區深度融合;打造集群化高端園區,實施主導產業培育行動,實施專精特新培育行動,積極發展總部經濟,大力提高產業聚集度,優化提升產業層級,推進產業鏈延鏈補鏈強鏈,提升園區開放水平和產業能級;打造低碳化綠色園區,推動園區全綠電供應,推進園區節能降碳和循環化改造,統籌各類要素支持示范園區建設;打造科研型創新園區,支持企業增加研發投入,支持園區設立創新機構、建設創新平臺。
第二部分為強化重點園區資源要素配置保障(4條):加強創新人才培引,精準引進急需緊缺人才,加大產業人才培養力度,建強產業人才集聚平臺,優化產業人才評價機制,引導各類人才向園區聚集;加強園區用地保障,優先保障園區用地,提高用地效率,創新用地方式,保障土地產權,集約節約用地,降低企業用地成本,扶持產業發展;加大財稅扶持力度,加大各部門資金支持力度,用好地方政府專項債券,加大土地出讓等收益支持,切實降低企業資金成本;加強園區融資服務,加大信貸支持力度,擴大直接融資,引導社會資本參與園區建設。
第三部分為優化提升營商環境(1條)。提升審批服務便利化水平,創新審批方式、提高辦事效率、推進全程服務、提升通關便利水平,打造云南“信用、服務、效率”品牌。
第四部分是深化體制機制改革(3條):創新園區管理體制,優化機構職能,理順管理體制,強化經濟功能定位;賦予園區更大的發展自主權和決策權,按照“非必要不保留”原則,賦權園區全鏈審批清單;建立健全激勵機制,完善薪酬制度,建立園區年度評估機制,實行優進劣出動態調整。(云南網記者 彭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