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標本兼治 推進源頭治理
——全省紀檢監察機關查處涉黑涉惡腐敗和“保護傘”問題系列報道之三
嚴肅查處發生在群眾身邊的“渣土霸”“車霸”“行霸”“村霸”等突出問題,打掉一批盤踞在金融、自然資源、商貿集市等領域的黑惡勢力及“保護傘”,治理一批行業領域亂象,打造一批大案要案攻堅的“樣板”……
在懲治涉黑涉惡腐敗和“保護傘”工作中,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在“打傘破網”工作中堅持打防并舉,并與深化拓展成效一體統籌推進。在懲腐打傘的過程中,同步啟動以案促改、以案促治、以案促建,堅持以系統思維謀劃推動涉黑涉惡反腐敗工作,把“上下游”“左右岸”統籌起來,把查辦案件與整改、建設、教育等各個環節串聯起來,一案一分析、一案一警示、一案一整治,做實查辦案件“后半篇文章”,提高案件“附加值”“含金量”。
保山市召開案情通報會、專題民主生活會,清除“喬氏家族”案對地方政治生態造成的惡劣影響;怒江州針對蘭坪縣“四楊”案件,開展警示教育活動213場次,1萬余名公職人員接受教育;省紀委監委拍攝制作《開爾行賄記》,結合政法教育整頓工作,全省政法系統民警進行觀看座談……全省紀檢監察機關通過通報曝光典型案例、拍攝警示教育片,召開干部大會等,以案明紀、以案釋法,以身邊事教育身邊人,強化典型案件的警示、震懾效應。
全省紀檢監察機關通過聚焦金融放貸、交通運輸、娛樂服務等重點領域和群眾關心關注的重點問題,對癥下藥持續打擊,加強典型案例分析研判,以案促改、集中整治,切實達到查處一案、警示一片、規范一地、治理一方的效果。大理州針對文化娛樂市場管理混亂問題,督促相關部門進行清理整頓,并制定完善相關制度,加強文化娛樂市場監管。
與此同時,針對制度漏洞、監管盲點等,督促案發單位剖析案件成因、扎緊制度籠子。通過發出監察建議書,提出有針對性、操作性強的建議,推動專項治理和體制機制完善、法規制度健全。
保山市針對自然資源領域存在以罰代刑、有案不查、監管松懈等不作為、亂作為等問題,向25家單位發出監察建議33份,推動行業領域持續抓好整改。
近年來,云南紀檢監察機關堅持系統治理、源頭治理、綜合治理,落實黨委主體責任,督促政府和行業主管部門認真分析本地區本領域的傾向性問題、深層次矛盾,形成持續打擊和整治的高壓態勢,以精準的監督執紀問責督促黨員領導干部履職盡責,推動行業監管部門落實責任、加強協同配合,推動綜合治理制度化、常態化,著力鏟除黑惡勢力滋生蔓延土壤,形成掃黑除惡長效常治機制。
掃黑除惡長效常治機制之下,“打傘破網”成效正在不斷顯現。云南社會治安環境顯著改善,法治權威充分彰顯,政治生態得以有效凈化,黨風政風社會風氣明顯好轉,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了進一步增強。(記者 龍瓊燕)